[防疫應變說明]
六月一日,暫緩預約七月的時間。
長久以來,一直沒有在粉專宣傳和公告,因為我自己也不愛看廣告和囉哩囉嗦的佈告欄,恰好提供的服務很單純,所幸就把臉書當做一個書寫的平台,能有一些人持續的追蹤著,我很高興也很感激。
目前已取消 5/15 至 6/14 的所有預約,兩週以來罕有離開屋內也只見了少少的人,可以放心下來也未影響到任何人,算是好消息。
趁著疫情休息,如果想看什麼文或問任何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,我試著回覆,但也可能寫不出來,不過呢,很多時候光是想一想,就會有很多的收穫,因為我們開始觀察、開始思惟。
分享在疫情期間,隨性閉關的經歷。
基本上餓了就吃、累了就睡,坐久了就起來練一趟身體,沒事就站站樁或好好的深呼吸幾次,不是為了做而做,而是為了減輕不舒服而做,既然要隨性,就不要有太多規矩,又回到勉強自己的迴圈。
前面幾天,經驗了一些排毒反應,身體排毒、情緒排毒都有,頭幾天跑出大量的疲倦感、酸痛感,接著是無力感,完全沒有做任何事的動力,整天只做了少少幾件事,而且還是答應別人的事情,所以必須完成,把微量的動力都花在煮飯、洗衣和打掃家裡。
中間幾天,出現爆炸飢餓的狀態,不管吃下多少東西,始終還是覺得不太夠,整日都在做料理或覓食,猜想這時候是血糖亂掉了,身體不斷以訊號告訴我,能吃就吃,不然之後會沒得吃的危機感。
情緒排毒,主要是巨大的無聊,坦白說,也不是真的無聊,動不動就拿起手機爆滑社群軟體,點開影片也十分容易忘記時間,要不然就有幾本書在手上流轉,看沒幾頁,一本換過一本,時不時就想站起身大聲喊:好無聊啊!
其次是金錢焦慮、工作焦慮、自我價值焦慮,並不會一個月沒工作就斷糧吃土,也不是失去工作的能力,但總是會有一種急迫感,它不停的敲打著腦袋說:你快點做些什麼,不要再一事無成下去了!
這算是我第一次不刻意的調整作息,通常調整作息,都會有事先的規劃和目的,甚至是參加活動所需,這次卻自然而然的在一週至十天之間,身心逐漸穩定下來,吃得剛剛好,也可以讓肚子餓一會兒而不會引發負面情緒,晚上早早就寢,日出即醒。
我始終較主張隨性自然的對待身心,疲倦就要多休息,餓了就吃點東西,當然最好是原型食物;此外,同個姿勢久了身體變得僵硬就起身活動一下,姿勢不良是假議題,因為沒有任何的姿勢是最好的姿勢,下一個姿勢就是最好的姿勢。
感覺很煩就找人說說話或書寫下來,然後暫時忘記它或丟進抽屜,想處理的時候再來處理,感覺低落,就隨便做點什麼,做點什麼比不做點什麼來得好,而這個做點什麼,比較是看見自己做了什麼,仔細記錄就會發現,不管你想或不想,一天都會做很多事情,也有很多事情等著你去做,你不可能一事無成,永遠不可能。